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崇信县2024年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综述
2025.03.05 14:1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崇信发展的关键优势,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支撑。2024年以来,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崇信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放大生态禀赋优势,强化生态保护,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以高品质生态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推动“美丽崇信”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按照平凉市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部署要求,崇信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制定印发了《崇信县2024年全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要点》,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指标新规程,收集完善了示范县和“两山”基地印证资料,认真开展了2023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自评估工作,委托第三方编制《崇信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4-2030年)(评审稿)》,目前等待省厅组织评审,“生态+复合产业”“两山”转化模式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的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4年1月崇信县被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为省级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做好管控单元动态更新。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46.64%,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扎实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核实省生态环境厅反馈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图斑2个。全面摸排县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内违法违规问题,摸清了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确保了生态安全。崇信县百贯沟煤业有限公司、平凉五举煤业有限公司纳入2024年度第六批省级绿色矿山名录。
强化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扎实开展甘肃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严格审核部门指标及佐证材料,填报甘肃省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系统,形成自查评估报告,2021、2023年度甘肃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结果为轻微变好,2022年为基本稳定,2023年成功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奖励资金200万元。
认真落实《崇信县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等公益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展板、播放录音、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挂历、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等方式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下一步,崇信县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切实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全力守护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 | 崇信生态环境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