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县将“农资课堂”搬进市场,“三查三访”解民忧
2025.04.11 15:26
“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款肥料,宣传得倒是挺好,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咋样?”4月2日,在繁峙县繁城镇的一家农资服务店,老农赵德发拎起一袋肥料样品左右端详,并自言自语道。
“这款肥料有问题!”正逢繁峙县农业执法大队二中队例行巡查农资店,队长杨红录凑过去扫了一眼,就赶忙制止。“你看产品外包装没有标注登记证号、生产企业地址、生产日期等相关参数,明显不正常。”翻开《肥料登记管理办法》逐条对照,杨红录进一步给赵德发讲解道,“而且样品肥料为复合微生物肥料,不属于免予登记肥料产品,须按照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规定申请登记后方可经营。”执法人员立即对该产品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制作笔录。
围观的农户越聚越多。“看登记证号、看产品批次、看企业资质,扫码查追溯信息,就是大家选购农资的‘避坑指南’。”走出店外,执法人员铺开随身携带的“三看一查”选购示意图,向周围群众逐一讲解起来,大伙儿举起手机争相拍摄留存。听罢“农资课堂”,赵德发感叹道:“以前买肥就看价格,今天才知道要查这些‘身份证’。”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进入购销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混入市场的高峰期。繁峙县纪委监委组织监委委员带队,督导组一线督促农业执法部门开展监管检查,并建立农资监管“三查三访”机制——查经营资质、查产品质量、查宣传规范,访种植大户、访农技专家、访投诉农户。“将‘农资课堂’搬进市场,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繁峙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随着“仓储清源”“田间问廉”等常态化行动推进,监督力量正融入春耕生产的每个环节。
来源 | 山西日报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