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们先要对农田进行‘体检’,了解农田的‘生长状况’,然后才能‘对症施肥’。”近日,在江苏睢宁县凌城镇胜利村的一处麦田边,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小军向参观者介绍了该县首次运用的无人机“智慧施肥”项目。与传统施肥方式相比,无人机变量施肥,可以节省肥料10%至20%,同时还能缩减作业时间,减少环境污染。


“普通人用肉眼看去,麦田里都是绿油油一片,然而在无人机相机‘眼’里,每一小块麦田的长势可能都不一样。有的地块长得差,就得多施点肥料,而有的地块长得比较好,就可以少施一点,这就是无人机智慧施肥”,刘小军教授一边给农户们讲解,一边让团队演示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只见,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对麦田进行航拍监测。南农大的梁增辉博士边操作边介绍:“这种无人机可以快速获取农田的苗情影像信息,经过我们自主研发的智慧施肥软件分析,就能生成反映农田作物长势的‘苗情图’,进而结合小麦需肥模型,智能生成施肥‘处方图’。”


“OK了,一键推送。”梁增辉将“处方图”发送至施肥无人机。记者在“处方图”上看到,麦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图斑。“地块显示的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施肥用量,哪块田‘肥’,哪块地‘瘦’,在图上一目了然。”


随即,胜利村的农户张岩轻点一键启动,负载着100斤尿素的施肥无人机灵活自如地在麦田上方“按图索骥”,根据预设的施肥量和路线,精准地将肥料喷施到农田的不同区域,整个过程快捷高效,“以前操控无人机施肥都是凭感觉,不精准。现在有了这个‘黑科技’太好了,肥料利用率提高,能省下不少钱。”


刘小军告诉记者,眼下,睢宁县111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各地农户正抢抓时机,加强对小麦进行施肥等各类田间管理,为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运用无人机变量施肥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农户省钱,还能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这也是该项技术在睢宁县的首次运用。睢宁县农业农村局种植科科长杜同庆表示,下一步,该县将加强无人机“智慧施肥”技术的推广,让更多农户感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来源 | 扬子晚报网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AI技术助力食品溯源 下一篇: 湘西联通建成“三区四情”耕地质量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