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龙虎网讯(记者 姜英英 通讯员 刘波 )清晨五点半的平山林场茶园笼罩在淡青色晨雾中,采茶工们躬身于茶树间,指尖翻飞采摘着今年首批春茶。这片有着60多年茶叶生产历史,20多年有机认证的生态茶园,正通过“科技赋能+生态种植+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篇章。


智慧赋能 擦亮生态茶品牌

在平山林场茶园内,记者看到,杀虫灯、防虫色板等物理防治设施遍布,菜籽饼肥和有机肥完全替代化学投入品,构建起 “物理防控 + 生态改良” 的立体防护体系。历经多年生态种植模式探索,该茶园成功打造成现代化智慧茶园。这份坚持换来“三重认证”加持——连续20年有机认证、2022年绿色食品认证,以及2024年初斩获的“中国生态原产地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在生态种植基础上,平山林场茶园持续推进智慧化升级。企业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从鲜叶萎凋到成品包装,全流程工序实现数字化管控,精准控制杀青温度、揉捻力度等关键参数,使“华平”雨花茶形如松针、香气清雅的独特品质标准化呈现。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使产品连续七届蝉联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产业筑基 铺就富民幸福路

作为江苏省茶业十大工匠人物之一,深耕茶产业29年的南京平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强从基层茶园管理起步,逐步带领团队将1500亩林场茶园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点,走出一条产业富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茶园干活,一天能挣120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村民王阿姨的话道出当地百姓的获得感。像她这样的务工人员,茶园每年要雇佣1000多人次,人均增收近万元。此外,林场茶园还会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培训课程,每年培训人数超200人次。这种 “务工+培训”双轮驱动模式,既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难题,又为产业发展储备了技术力量。


“预计今年可采鲜叶产量10万斤,其中雨花茶原料4万斤。”张永强介绍。在销售过程中,企业构建 “线上线下融合、直营分销互补”的多元化销售网络,保障茶农收益。这条从“茶园到车间再到市场”的全链条,已然成为区域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茶旅融合 激发乡村新活力

依托平山森林公园85%的森林覆盖率,平山林场茶园创新打造“茶旅融合”体验经济。每逢周末,亲子家庭纷至沓来体验采茶、炒茶乐趣。“既让孩子亲近自然,又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游客张先生的反馈印证了茶旅融合的吸引力。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带来了游客流量,更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链条。通过将生态茶园升级为综合旅游景区,原本的生产基地蜕变为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茶园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户通过旅游服务获得二次收益。忙碌的林场茶园里,炒茶体验区游客们捧着自制茶叶拍照留念,与农户的笑颜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当夕阳为茶山镀上金边,竹篓里的嫩芽与游客手中的自制茶叶,共同见证着平山林场茶园的蜕变。从智能生产线到沉浸式茶旅体验,从生态认证到品牌矩阵,在这片承载千年茶文化的土地上,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希望与梦想,共同托起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来源 | 龙虎网官方账号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冰中翡翠”圣女果走红 咸安马桥镇绿色采摘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西宁市发布10大热门采摘基地邀您共赴田园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