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时下已进入三伏天的末伏。与头伏和中伏不同,末伏这10天,是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交替的关键时期。《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意思是人经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变换,若要过渡顺利,保持健康,要有赖于身体脾胃功能。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周建华提醒,此时合理的饮食和养生方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尤其要注意养护脾胃,才能化伏为安,健康度过这个夏天的尾巴。




       首先,莫要贪凉。末伏期间,暑热尚未完全退去,可适量食用绿豆、苦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但应避免过量,以免损伤脾胃。俗话说:“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再吃西瓜。因为西瓜性寒,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少吃或者不吃为好。可以多吃一些应季水果,比如梨、葡萄、苹果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润肺生津。除了饮食方面减少生冷油腻,也莫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环境中,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腿足的保暖。




       其次,健脾祛湿。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脾胃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要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茯苓、芡实、山药等食材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能够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可以将它们煮粥或炖汤食用,既美味又健康。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食物富含营养,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量食用这些豆类,有助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等问题。小米是传统的健脾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在末伏时节,可以多喝小米粥,既能健脾开胃,又能补充体力。




       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的作息也应相应调整。医生建议,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建议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6点起床,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末伏期间,天气变化可能影响人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绘画、阅读等方式来调节情绪,避免情绪“中暑”。


编辑 | 骆志海


来源|东方网20240808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上一篇: 崇启海三地协作共建北长江口生态修复基地 下一篇: 2024年7月中国肥料进出口主要品种明细